凯时app泰德制药:用“导弹”把药送到病变点|夏目贵志bg|
我國很多新藥研究只發表了論文,並停留在實驗室階段沒有投產。制藥領域要想達到世界領先,企業就要有研發能力,掌握核心技術,讓高科技走出實驗室,實現產業化。
走進亦莊開發區內的北京泰德制藥有限公司,大廳裡擺著一排展板,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張揚指著一張剖面圖說:“藥物包裹在脂微球中,脂微球作為藥物載體,像導彈一樣把藥物帶到病變部位,從而實現‘靶向治療’,這就是‘凱時’和‘凱紛’的技術特點。”張揚所說的“凱時”是一種抗血栓藥,“凱紛”則用于術後鎮痛和癌症鎮痛,它們是泰德制藥的兩大拳頭產品。
1984年,張揚從北京醫科大學藥學院畢業,進入中日友好醫院凱時app,成為一名藥劑師夏目貴志bg。1994年凱時app,中日友好醫院與日本LTT生物醫藥研究所合資成立北京泰德制藥有限公司,作為公司創建人之一,張揚被派往日本研修,學習日本靶向藥物學會會長水島裕教授發明的全球第一個血管靶向藥物的核心生產技術。
“我希望把國外的先進技術帶回祖國。”1995年回國後,張揚按照國際標準主持建立了公司的第一條生產線。之後,她多次帶領團隊赴日學習,還請來國外工程師,實現規模化生產凱時app,成為國內第一家生產靶向制劑的企業。1998年,公司第一個靶向治療血栓的注射劑“凱時”獲批上市,這也是國內第一個靶向藥;2005年,第二個靶向鎮痛注射液“凱紛”上市。
“技術高夏目貴志bg、肯鑽研,至少會英、日兩種外語,個個都是百裡挑一的精兵強將夏目貴志bg。”說起自己的這個團隊,張揚很是得意,在他們身上,她花費了很多心血。從招聘開始,她去學校和畢業生一對一地交談,親自選拔。
“來到泰德就像進了一個大學校。”張揚帶領團隊不斷學習,鼓勵員工科技創新,給他們廣闊的成長空間。每年,很多員工有機會外派學習、交流,不斷學習前沿知識,接觸高端技術。
“開發區各個部門時不時會來問問我們有什麼困難,需不需要幫助夏目貴志bg,有時還現場辦公。”張揚說,泰德制藥2005年搬進亦莊開發區,開發區關注企業發展,對企業很有服務意識。
泰德制藥生產的“凱時”和“凱紛”,是僅有的兩種國家批準的靶向制劑藥。其中,“凱時”已連續6年被世界最權威的醫藥行業專業咨詢公司艾美仕(IMS)評為中國內地十大暢銷藥品前4名凱時app,2009年銷售額達7.8億餘元。實現工業化流程後,規模已經大大超過日本,而價格只是日本的1/5。
目前,泰德制藥每批可產“凱時”10萬支。“凱紛”在中國非甾體類鎮痛藥處方藥中排名第一,2009年銷售額達1.9億餘元。2010年凱時app,公司首個鎮痛貼劑“得百安”上市。
“我們下一階段將向生物醫藥進軍凱時app,目前正在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治療心梗的生物一類新藥,計劃今年8月提交臨床試驗申請。”張揚說,泰德制藥將繼續開發科技含量高的新藥,以及治療疑難病安全有效的藥,因為如果我們國內企業不做這類藥,就只能依靠進口。經濟新聞!凱時最新首頁登錄,智能家居。KB88凱時唯一官網登錄。凱時最新首頁登錄,凱時登錄入口,凱時KB88官方網站,